雄秀疏宕《石门颂》(附祥子《临石门颂》)

2009-01-06 17:57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中国古代石刻文字中有著名的“三石”——《石鼓文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石门铭》,有书法家一生就学三石,比如萧娴。《石鼓文》是先秦刻石,现藏故宫博物院。《石门颂》是汉代摩崖刻石,《石门铭》是北朝的摩崖刻石,两块摩崖刻石原在陕西省襄城县(今汉中市褒河区)褒斜道南口的石门崖壁上。

     褒斜道是横穿秦岭、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。石门是公元一世纪由人工开凿的隧道洞,褒斜道自秦汉以来,时通时塞,历次修复,留有记载功绩的诸多石刻。分布在石门洞内东西两侧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、断崖以及褒河道中大石上,主要有包括《石门颂》、《石门铭》在内的“石门汉魏十三品,后来由于修建石门水库,刻石被整体凿迁,现在汉中市古汉台博物馆珍藏。

      毕沅乾隆时撰《关中胜迹图志》说:“按关中入蜀之道自古有三,一曰褒斜道,南口曰褒,在褒城县。北口曰斜,在鳯翔府郿县,秦惠王取蜀之道也。一曰傥骆道,南口曰傥,在洋县。北口曰骆,在西安府盩厔县,魏曹爽侵蜀之道也。一曰子午道,南口曰午,在洋县。北口曰子,在西安府长安县,蜀魏延欲假奇兵入长安之道也。今之栈道盖即古之褒斜,而骆谷、子午山径险僻,仅为间道焉。”就是说乾隆时褒斜道还可以通行。实际还有沮县至陈仓的陈仓道,一共四条。

       褒斜道全长约235公里,古栈道已毁,仅留嵌木石孔仍历历可寻,1996年当地政府在汉中市河东店褒谷口修复了原古栈道遗址600。沿栈道线路修建有仿秦汉牌楼式山门、翠云亭、风雨亭、铁索桥等。能否再现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的历史情景?

     《石门颂》全称《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》。又称《杨孟文颂》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。通高26l厘米,宽205厘米,22行,行3031字。总共655字。书刻于东汉建和三年(公元148年)。释文如下:(文章字数超过日志容量,无奈,故删去释文)

   《石门颂》为汉中太守王升为颂扬原司隶校尉楗为杨涣开通褒斜道的功勋所刻。司隶校尉:官名,汉武帝征和年间初置。楗为:郡名。杨君 指杨涣,字孟文。《华阳国志》:“杨涣字孟文,武阳人也。以清秀博雅历郞相,稍迁尚书中郞,司隶校尉,甚有嘉声美称。”武阳县在今四川彭山县东。因碑文中有武阳杨君厥车孟文字样《水经注》、欧阳修等称此碑为杨厥碑,误。此处字为语助词,非人名。
  

       前人对《石门颂》评价极高。清人张祖翼说:“三百年来,习汉碑者不知凡几,竟无人学《石门颂》者,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,力弱者不能学也。”

      杨守敬《平碑记》说:“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鸡,飘飘欲仙。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。”

      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说:《杨孟文碑》劲挺有姿,与《开通褒斜道》疏密不齐,皆具深趣。”

      祥子案:汉人质朴,元气醇厚,用笔亦一以贯之。八法不生,笔气不死。想当年《石门颂》书丹者,腰系大绳挂撑石壁之上,悬臂作书,磨荡石面,全神贯注,精气弥满。确乎“胆怯者不敢学,力弱者不能学”。然《石门颂》字看来并不狂狠,气息悠长条畅,“真如野鹤闲鸡,飘飘欲仙”者也。而康氏所谓“深趣”者,舍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简帛、汉刻,何处深觅欤!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1-16 18:1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